张孝祥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棠阴阁记
张孝祥
君子之为政,去之久而犹见思者,必有恻怛爱民之诚心,感于民也深。故其来也,如慈父母之抚其子;其去也,如父母舍其子而去。父母舍其子而去,子之心之思,宁有既耶? 犹曰:"吾父母将复吾归。”及其久而不复来也,思之之心益不能忘。于是过其宫室,见其所服用与其所爱乐,起敬起慕,尸而祝之,杜而稷之,更数十百世而不敢怠者,盖昔之人以为父母,则今之人皆其孙子。孙子而事其祖,宜如何也?
余昔为中都官,闻闽有贤令曰张君仲钦,闽之人歌舞之,去而思之。前年余为建康,仲钦适通判府事,当涂®阙守,余檄仲钦摄焉。居数月,余罢建康,仲钦亦代去。余居当涂之别邑往来田间闻民之思仲钦饮食必祷也。余曰:“张君之政何如,而使尔不忘若是?”民曰:“我亦不能知。但去年有水菑,而君寞来,民不知水;今年水不为害,而吾惧然若将陨焉。君之时,吾与官若相忘;君去我,我日与州县之吏接。我亦不知其故,知思君而已.”
去年余来桂林,仲钦提点广西狱事。下车一月,冒黄茅瘴走二十五州,以扁舟渡海,吏士扣头涕泣交谏,仲钦搴裳登舟。半济,风作,舟师震骇,仲钦怡然不为动也。黜陟罢行,一皆考之民,民扶舆讙暾,以为百年未之见也。夫以当涂之思,则知闽之思;以闽、当涂占之,仲钦之去岭表而还天朝也,民之思仲钦可胜述哉!
昔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而人爱其甘棠。故余登仲钦之阁,名之曰棠阴,以识民异日之思。阁之前有榕木,交荫阁上,仲钦之所游息。
乾道丙戌五月朔日,历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县名,在今安徽。②西周初年召公于棠树下判决案件,地方治平。召公去世后,百姓思念召公之政,怀棠树而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诗。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余居当涂之A别邑B往来C田间D闻民E之思F仲钦G饮食H必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之久而犹见思者"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的“见"用法相同。
B.阙,空缺、缺少,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秦以利晋”的“阙"意思不同。
C.搴,提起、撩起,与《离骚》中“朝搴吡之木兰兮"的“搴"意思不同。
D.胜,尽、完,与《鸿门宴》中“沛公不胜杯杓"的“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护百姓的官员在离任之后,百姓用设置牌位、建立祠堂等方式来供奉他。
B.作者任建康长官时,张仲钦是他的下属,作者就向朝廷举荐他任当涂县令。
C.张仲钦后来前往广西任职,作者推测他回到朝廷后,也会被当地百姓思念。
D.作者用西周百姓思念召公之政而爱护棠树的典故,点明“棠阴阁”命名缘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半济,风作,舟师震骇,仲饮怡然不为动也。
(2)阁之前有榕木,交荫阁上,仲钦之所游息。
14.作者认为张仲钦“有恻怛爱民之诚心”,根据材料概括张仲钦爱民的表现。(5分)
答案:
(一)(22 分)
10.BDG【解析】原文断句:余居当涂之别邑,往来田间,闻民之思伸欲,饮食必裤也“别色”是“居”的宾语中心语,至此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田间”是“往来”的后了状语,至此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仲饮”是“思”的宾语,至此句意完整,其后也应断开(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
11、D【解析】 D“渧公不胜杯杓”中的“胜”指“能承受”,与材料中加点的“胜”意思不同。
12.B【解析】B“作者就向朝延举荐他任当涂县令”有误。
13.
(1)船行到中途,大风骤起,船夫惊恐万分,张仲钦却神色安然不为所动(不受影响)。
(译分参考:“济”“怡然”各1分,句子大意2分。济:渡、过河,此处可意译。怡然:神色安然,安适自在的样子。)
(2)阁前有格树,枝叶交错遮蔽阁顶,这里是张仲钦游玩歇息的地方。
(评分参考:“荫”“游息”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子大意1分。荫:遮蔽。游息:游玩歌息,又作“行止”。)
14.
①简政爱民,不用繁苛的政令打扰百姓;
②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辖地考察民情;
③全都依据百姓的意见考核下属官员。
(评分参考:答出1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集学教育君子治理地方,离任很久而仍受到百姓怀念的,一定是(他)怀有恳切真诚的爱民之心深深感动了民众。因此他在任时,如同慈爱的父母抚育子女:离任时,如同父母不得不离开子女。父母离开子女后,子女的思念之情,哪里会有尽头呢?(子女开始)还会说:“我的父母还会回到我身边的。”等到时间久了仍未回来,(子女)思念父母的心情愈益难以忘怀。于是经过他的旧居,看到他的衣服用具和他喜爱的事物,便油然心生敬意与怀念,设置牌位来供奉他,建立祠庙来纪念他,历经多少世代也不敢懈息,因为过去的百姓视他为父母,那么如今的百姓都是他的子孙。子孙侍奉祖先,应当是怎样呢?
我过去在京城任职时,听说福建有位贤明的县令名叫张仲钦,当地百姓歌颂他的功绩,在他离任后仍思念不已。前年我任建康留守时,仲钦恰好担任通判。当涂县令职务空缺,我以公文征召张仲钦代理。几个月后,我被罢免建康留守职务,仲钦也卸任离去。我住在当涂别县时,往来于乡间,听说百姓思念仲钦,连饮食时都会祈祷。我问:“张君的政绩如何,能让你们如此难忘?”百姓说:“我们也说不清楚(他的政绩)。只是去年发生水灾,张君正好来上任,百姓感觉不到水灾的威胁:今年虽无水灾,我们却惶恐不安如同即将由高处坠落张君在任时,我们与官府好像彼此都不记得对方(相处安然):他离任后,我们每天与州县官卖打交道。我们也不知是何缘故,只知道思念他罢了。”去年我调任桂林,张仲钦任广西提点刑狱。到任一个月,(他)冒着黄茅瘴气走遍所属二十五州,乘小船渡海时,下属叩头流泪交相劝阻,仲钦仍然提起衣襟登上小船。船行到中途,大风骤起,船夫惊恐万分,张仲钦却神色安然不为所动(不受影响)。他考核官吏升降全都以百姓意见为依据,百姓簇拥欢呼,认为百年未见这样的理政方式。从当涂百姓(对仲钦)的思念,可以推知福建百姓(对仲钦)的怀 念;从福建、当涂的情况推测,仲钦(今后)离开岭南回到朝廷时,百姓(对他)的思念之情怎能尽述!
昔日召伯的教化在南国彰显,百姓因而爱惜与他有关的甘棠树。因此我登上仲钦的楼阁将它命名为“棠阴阁”,以此记录百姓今后(对仲钦)的思念。前有榕树,枝叶交错遮蔽阁顶,这里是张仲钦游玩歌息的地方。
乾道丙成年(1166年)五月初一日,历阳张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