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
        材料一
        ①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托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由也。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①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四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矣。
        ②荀卿有言:“欲观圣人之迹,则于其粲然②者矣,后王是也。”《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
        (摘选自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材料二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闲之燕,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摘选自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注释】①休咎庶证:吉凶善恶的各种现象。②粲然:鲜明的样子。
        21.请选择最合适的虚词填入材料二的方框中(    )。(1分)
        A.然        B.故        C.而        D.则
        22.材料一第①段画线部分评价《资治通鉴》的内容,在语言处理上很有特色,请赏析其效果。(3分)
        23.以下对上面两个材料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著述立意的原因在于颂扬周王室得到尊奉,周朝王制得到巩固。
        B.《资治通鉴》优点在于史料广博又选材精要,语言精简又叙事周全。
        C.司马光描写自己身心状况是为了说明他写《资治通鉴》而耗尽精力。
        D.神宗赐序和赐名,司马光的进书奏章表现出君臣双方对治道的重视。
        24.材料一说“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材料二说“志愿永毕矣”,请结合两个材料的内容,分析君臣二人之志的异同。(4分)

         

         

        答案:

        21.(1分)(D )(文中语句关系为“假设关系”,“则”可以用为假设复句中的引出结果,解释为“那么”)
        22.(3分)答案示例:用散句起结,以整句进行铺排,从国家治理所用的方法到分析国家治乱的根源,再到史官评论史事的见识、语言和用意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评价《资治通鉴》,表达了神宗皇帝对于这部历史著作的高度赞赏。语言整齐,富有气势。
        评分说明:整散句各自的作用1分,对内容的归纳1分,效果1分(情感、表达有其一)
        23. (3分) ( A )(材料一第一段说“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虽未灭,王制尽矣” “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由也”指的是古人作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王权,总结王朝兴衰的教训,司马光作史与此相合)
        24.(4分)    
        答案示例:神宗引用荀子和《诗经》里的话,可知他希望借《资治通鉴》观察先王圣人的伟大业绩,学习到治国之道,也能借鉴昏君亡国的故事吸取经验教训。司马光上书中所言表明希望通过考察历史来检视当下治理中的问题,以实现王朝的稳固统治,让天下百姓得到福祉。
        二人相同之处在于从前代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统治;但是神宗更着眼于君主治理,司马光还注重百姓的安居乐业。
        评分说明:材料内容阐释2分,君臣之志异同2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荀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前》《淮南子·兵略训》《孟子·离娄上》
        《资治通鉴·唐记九》《唐鉴》《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读通鉴论》
        《资治通鉴·稹复上疏》《读通鉴论》《广与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何博士备论》《读通鉴论》
        《冬,高祖在邯郸》《李世勣尝得暴疾》《读通鉴论》
        《建武三年,帝谓太中大夫来歙曰》《光武失御嚣之道矣》《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民有歌淮南王者曰》《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
        《三家分智氏之田》《韩非子·奸劫弑臣》《豫让论》《亮尝自校簿书》《杨颙之谏诸葛公曰》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项羽既定河北》《何博士备论·楚汉论》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九月,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两敌相争,此兴彼败》《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
        《房琯喜宾客,好谈论》《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春,二月,亮遣使约吴同时大举》
        《魏书·高允传》《魏高宗起太华殿》《资治通鉴·大将军光忧懑》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商君书·外内》《资治通鉴·宋神宗御制序》《通典·序》
        《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荀悦论曰:世有三游,德之贼也》
        《剖身藏珠》《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二)《安禄山专制三道》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魏主以浩监秘书事》
        《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百战奇略·车战》《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
        《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
        《李克用攻罗弘信》《温公家范》
        《韩非子·用人》《闰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武灵王平昼闲居》《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资治通鉴·汉纪十九》
        《进,与操遇于赤壁》《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蔡邕被害》

        工具导航: 古诗词大全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