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故事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乙】伍文定识马
伍公文定守嘉兴,出,见一马,回顾之,因问马主,则海盐尹令人从杭州买回,与其仆骑归者。伍呼尹,问马价几何,尹言:“里胥以十二两行‚,今用其半。马甚驽③,恐不能任。”伍曰:“牵来吾再看。”方至阶,伍迎笑曰:“此良马,日行可五百里。”复问里胥买杭谁家者,胥曰:“吴兽医。”伍复笑曰:“兽医世养马,竟不识耶?可与我。”因为尹言马相,且曰:“是不饱耳。”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非虚言也。既而改任,宸濠之役④,常乘之。
【注释】①尹:县令。②里胥以十二两行:乡吏按十二两标准执行采购。③驽:劣马。④宸濠之役:指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5.【甲】文作者是 (人名),其因散文成就被列为 之一。(2分)
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所宝以百数 数:
(2)恐不能任 任: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按照县令描述的马的样貌,姑且说:“这马不能喂饱它啊。”
B.接着向县令描述了马的形貌,并且说道:“这马不能喂饱它啊。”
C.于是按照县令描述的马的样貌,姑且说:“这马只是没吃饱罢了。”
D.接着向县令描述了马的形貌,并且说道:“这马只是没吃饱罢了。”
8.阅读两文,填写表格。(4分)
人物 |
言行表现 |
“笑”的含义 |
牧童 |
“拊掌大笑” |
⑴ |
伍文定 |
“方至阶,伍迎笑曰” |
⑵ |
“伍复笑曰” |
⑶对兽医不识良马的戏谑 |
9.对两文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甲】文通过牧童与杜处士的对比反映少年人的机敏与活泼。
B.【乙】文以伍文定与县令、兽医等人对比反映伍的人物特点。
C.两文写作目的都是借故事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D.两篇文章都是以叙述结尾,进一步揭示了故事的现实意义。
10.【乙】文中吴兽医不识良马,而伍文定能识马,与【甲】文说的“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10题(22分)
5.苏轼;唐宋八大家
6.(1)计算(2)承受/胜任(解析:“所宝以百数”中“数”为计算;“恐不能任”中“任”指承受负重。)
7.D(解析:画线句“是不悦耳”意为“这马只是没吃饱罢了”,伍文定向县令描述马的形貌并解释原因。)
8.(1)对杜处士画中错误的嘲笑(2)自信识马的得意(3)对兽医不识良马的戏谑
(解析:牧童笑画中牛尾错误;伍文定两次“笑”分别体现识马自信与对兽医的调侃。)
9.B
(解析:乙文通过伍文定与县令、兽医对比,突出其识马之能,故选B。A项甲文无少年活泼对比;C项两文目的非典型人物塑造;D项甲文结尾非叙述。)
10.不矛盾。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强调专业事问专家,伍文定作为官员识马属其职责范围(如军事需良马),与“问专家”道理一致;吴兽医虽养马却不识马,恰印证“专家未必全才”。
参考译文:
伍文定担任嘉兴知府时,一次外出看见一匹马,他回头询问马的主人是谁。得知是海盐县令派手下从杭州买回,由仆人骑回来的。伍文定召见县令,问马的价格,县令答道:“乡吏按十二两的标准采购,但实际只用了六两。这匹马价格低廉,恐怕难当重任。”伍文定说:“带过来让我再看看。”等马被牵到台阶前,他仔细端详后说道:“这是一匹良马,日行可达五百里!”接着询问乡吏是从何人处购得此马,乡吏回答:“吴兽医家。”伍文定感叹道:“兽医世代养马,竟不识此马?这匹马就交给我吧。”他随即向县令解释:“这匹马并非劣马,只是没吃饱而已。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话不假啊!”后来伍文定调任他职,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他常骑着这匹马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