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勒进攻准于平阳》《勒因飨高句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进攻准于平阳,巴及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勒皆徙之于所部郡县。汉主曜使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汾阴,与勒共讨准。十一月,靳准使侍中卜泰送乘舆、服御请和于石勒;勒囚泰,送于汉主曜。曜谓泰曰:“先帝末年,实乱大伦。司空行伊、霍之权,使朕及此,其功大矣。若早迎大驾者当悉以政事相委况免死乎!卿为入城,具宣此意。”泰还平阳,准自以杀曜母兄,沉吟未从。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相与杀准,推尚书令靳明为主,遣卜泰奉传国六玺降汉。石勒大怒,进军攻明;明出战,大败,乃婴城固守。
        石勒遣左长史王修献捷于汉,汉主曜遣兼司徒郭汜授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加殊礼,出警入跸,如曹公辅汉故事;拜王修及其副刘茂皆为将军,封列侯。修舍人曹平乐从修至粟邑,因留仕汉,言于曜曰:“大司马遣修等来,外表至诚,内觇大驾强弱,侯其复命,将袭乘舆。”时汉兵实疲弊曜信之乃追汜还斩修于市。三月,勒还至襄国,刘茂逃归,言修死状。勒大怒曰:“孤事刘氏,于人臣之职有加矣。彼之基业皆孤所为今既得志还欲相图。赵王、赵帝,孤自为之,何待于彼邪!”乃诛曹平乐三族。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材料二:
        勒因飨高句丽、字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
        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
        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勒,指石勒,汉主刘耀的部下。②伊、霍,指伊尹、霍光。③高皇,指汉高祖刘邦。④魏祖,指魏武帝曹操。⑤韩、彭,指韩信、彭越。⑥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汉兵A实B疲弊C曜D信之E乃追汜F还G斩H修于市。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做动词,与“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并序》)中“梦”的用法不同。
        B.固,“牢固地”的意思,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中“固”的含义不同。
        C.如,“如同”的意思,与“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中“如”的含义不同。
        D.等“相等、相同”的意思,与成语“著作等身”中“等”的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月,靳准命令侍中卜泰赠送车驾、服饰给石勒并请求和解;石勒囚禁了卜泰,并把他送交给汉主刘曜。
        B.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和王腾等人一起杀死了靳明,推举尚书令靳准为主,派遣卜泰带着传国的六枚玉玺降汉。
        C.石勒派遣左长史王修向汉献上战利品及俘虏,汉主刘曜派遣郭汜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的职位,进封爵位为赵王。
        D.谋士徐光说,石勒勇猛有谋,超过了汉高祖刘邦;雄才出众,超过了魏武帝曹操,三皇以来,无人可比得上石勒。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早迎大驾者,当悉以政事相委,况免死乎!
        (2)彼之基业,皆孤所为,今既得志,还欲相图。
        14.材料二中,石勒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CEG 11.D    12.B    13.(1)如果早日迎接大驾的人,我将把全部政事都交给他管理,何况免除一死呢!
        (2)他现在的基业,都是我帮助建立起来的,现在他已经得志,还想反过来算计我。 14.石勒认为,自己比不上汉高祖刘邦,如果自己与汉高祖生在同一时代,那么自己只能向汉高祖称臣。自己倒是可以和韩信、彭越等人一争先后,如果和汉光武帝刘秀比,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自己应当处在刘邦与刘秀之间,不能与轩辕黄帝相比。
        【导语】本文讲述了历史人物石勒的生平事迹及其自我评价。材料一记录了石勒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活动,他处理外交、奖惩、谋略得当,表现出政治智慧。材料二通过石勒与徐光的对话,展现其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宏大的抱负,强调了石勒的自信与远大的政治理想。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汉兵实际上疲惫不堪,刘曜相信了曹平乐的话,于是追回郭汜,在街市上斩杀了王修。
        “汉兵”是主语,“疲弊”是谓语,故在C处断开。
        “曜”是主语,“信”是谓语,“之”是宾语,故在E处断开。
        主语承前省略“曜”,“斩修于市”中“斩修”是动宾结构,“于市”作状语后置,故在“斩”前G处断开。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动词,迁徙/名词作状语,在梦中。句意:石勒将他们都迁徙到自己所管辖的郡县。/在梦中哭泣,脸上的妆和泪在混在了一起。
        B.正确。牢固地/本来。句意:于是环城牢固地守卫。/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C.正确。如同/往、到。句意:如同曹公辅佐汉室旧例。/放任一片苇叶般的小船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D.错误,含义相同,都是“相等、相同”的意思。句意:朕自认为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君主,哪一个能与朕相同呢?/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杀死了靳明,推举尚书令靳准为主”错误,应该是杀死了靳准,推举尚书令靳明为主。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悉”,全部;“委”,交给;“况……乎”,何况……呢。
        (2)“彼”,他;“图”,算计;“相”,我。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石勒在平阳进攻靳准,巴族以及羌、羯族投降的有十多万部落,石勒将他们都迁徙到自己所管辖的郡县。汉主刘曜派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兵汾阴,与石勒共同讨伐靳准。十一月,靳准派侍中卜泰给石勒送去皇帝乘坐的车驾、服用的服饰等,请求和解;石勒囚禁了卜泰,把他押送给汉主刘曜。刘曜对卜泰说:“先帝末年,实在是扰乱了伦理。司空(靳准)行使伊尹、霍光那样的权力,使我能有今天,他的功劳很大。如果早日迎接大驾的人,我将把全部政事都交给他管理,何况免除一死呢!你替我进城,把这个意思详细传达给他。”卜泰回到平阳,靳准想到自己杀死了刘曜的母亲和兄长,犹豫不决,没有听从。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人,一起杀死了靳准,推举尚书令靳明为主,派遣卜泰带着传国的六枚玉玺投降汉。石勒大怒,进军攻打靳明;靳明出城迎战,大败,于是环城坚守。
        石勒派左长史王修向汉献上战利品及俘虏,汉主刘曜派兼司徒郭汜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之职,进封爵位为赵王,给予特殊礼遇,外出时清道戒严,入朝时警戒清道,如同曹公辅佐汉室旧例;任命王修和他的副手刘茂为将军,封列侯。王修的舍人曹平乐跟随王修到粟邑,趁机留在汉做官,对刘曜说:“大司马(石勒)派王修等人来,表面上非常忠诚,实际上是窥探陛下实力强弱,等他们回去复命,(石勒)就将袭击陛下。”当时汉兵实际上疲惫不堪,刘曜相信了曹平乐的话,于是追回郭汜,在街市上斩杀了王修。三月,石勒回到襄国,刘茂逃了回来,讲述了王修的死状。石勒大怒说:“我侍奉刘氏,对人臣的职责做得够多了。他现在的基业,都是我帮助建立起来的,现在他已经得志,还想反过来算计我。赵王、赵帝,我自己就能做,何必等待他的封赐呢!”于是诛杀了曹平乐三族。
        材料二:
        石勒趁着宴请高句丽、宇文屋孤的使者时,酒喝得尽兴,对徐光说:“我可以和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哪类君主相比呢?”
        徐光回答说:“陛下的神武谋略超过汉高祖,雄才卓越超过魏武帝,自三王以来没有人可以和您相比,大概仅次于轩辕黄帝吧!”
        石勒笑着说:“人哪能没有自知之明,你说的话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应当向他北面称臣,与韩信、彭越等争着挥鞭竞先。倘若碰到汉光武帝,应当在中原并驾齐驱,不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应当光明磊落,如同日月一样皎洁,终究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人家孤儿寡妇,靠不正当手段夺取天下。我应当处在刘邦和刘秀之间罢了,轩辕黄帝哪里是我能比拟的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太子恂不好学》《曹操闻攸来》《三国志·袁绍传》
        《资治通鉴·东海王苻坚》《六逆论》《燕王守光尝衣赭袍》《仁恭有爱妾罗氏》
        《羌豪迷吾复与诸种寇金城塞》《读通鉴论》《吴起者,卫人,仕于鲁》《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荀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前》《淮南子·兵略训》《孟子·离娄上》《资治通鉴·唐记九》《唐鉴》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读通鉴论》《资治通鉴·稹复上疏》《读通鉴论》
        《广与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何博士备论》《读通鉴论》《冬,高祖在邯郸》
        《李世勣尝得暴疾》《读通鉴论》《建武三年,帝谓太中大夫来歙曰》《光武失御嚣之道矣》
        《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
        《民有歌淮南王者曰》《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三家分智氏之田》《韩非子·奸劫弑臣》《豫让论》
        《亮尝自校簿书》《杨颙之谏诸葛公曰》《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
        《项羽既定河北》《何博士备论·楚汉论》《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九月,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两敌相争,此兴彼败》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房琯喜宾客,好谈论》
        《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
        《春,二月,亮遣使约吴同时大举》《魏书·高允传》《魏高宗起太华殿》
        《资治通鉴·大将军光忧懑》《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商君书·外内》
        《资治通鉴·宋神宗御制序》《通典·序》《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
        《荀悦论曰:世有三游,德之贼也》《剖身藏珠》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二)
        《安禄山专制三道》《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
        《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
        《魏主以浩监秘书事》《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表
        《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百战奇略·车战》《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
        《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
        《李克用攻罗弘信》《温公家范》

        工具导航: 古诗词大全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