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进戒疏
王安石
①臣某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臣窃以为陛下既终亮阴(1),考之于经,则群臣进戒之时,而臣待罪近司,职当先事有言者也。窃闻孔子论为邦,先放郑声,而后曰远佞人;仲虺称汤之德,先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而后曰用人惟已。□以谓不淫耳目于声色玩好之物,然后能精于用志;能精于用志,然后能明于见理;能明于见理,然后能知人;能知人,然后佞人可得而远,忠臣良士与有道之君子,类进于时,有以自竭,则法度之行、风俗之成,甚易也。若夫人主虽有过人之材,而不能早自戒于耳目之欲,至于过差以乱其心之所思,则用志不精;用志不精,则见理不明;见理不明,则邪说诐行必窥间乘殆而作,则其至于危乱也岂难哉?
②伏惟陛下即位以来,未有声色玩好之过闻于外。然孔子圣人之盛,尚自以为七十而后敢从心所欲也。今陛下以鼎盛之春秋,而享天下之大奉,所以惑移耳目者为不少矣,则臣之所豫虑,而陛下之所深戒,宜在于此。
③天之生圣人之材甚吝,而人之值圣人之时甚难。天既以圣人之材付陛下,而人亦将望圣人之泽于此时。伏惟陛下自爱以成德,而自强以赴功,使后世不失圣人之名,而天下皆蒙陛下之泽,则岂非可愿之事哉?臣愚不胜,唯陛下恕其狂妄,而幸赐省察。
注:(1)亮阴:皇帝居丧。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而 B.则 C.故 D.盖
22.对第②段内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陛下从未沉溺于声色玩乐的享受。 B.孔子认为七十之后可以大胆享乐。
C.陛下正处盛年所以已被惑移耳目。 D.作者很担心陛下被各种享乐所误。
23.赏析第③段作者对君王的劝谏艺术。
24.本文第①段内容与《伶官传序》道理相似,说理各有异同之处,请对这两点加以分析。
答案:
21.D 22.D 23.①以稀缺性引发重视:强调圣人之材难得、圣时难遇,点明上天赋予陛下才能,百姓对陛下寄予厚望,提醒陛下把握机遇,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②用愿景激励行动:提出陛下自爱成德、自强赴功后,可留圣人之名、泽被天下的美好愿景,以积极结果激励陛下采纳建议,付诸实践。
③表恭敬降低抵触:“伏惟”等词尽显恭敬,“恕其狂妄”自谦,以谦卑态度表达劝谏,减少陛下抵触情绪,让建议更易被接受。24.同:都强调了君主不能沉迷于享乐,否则会导致国家危乱。
异:《进戒疏》从正面论述不淫于声色能使人精于用志、明于见理等,进而实现法度施行、风俗形成,又从反面论述沉迷声色的危害;《伶官传序》则主要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事例,正反对比论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导语】这篇《进戒疏》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臣子的谏言艺术。全文以儒家经典为据,逻辑严密:①段通过孔子、仲虺之论,推导出君主应远离声色、明理知人的治国之道;②段以孔子七十从心为对比,委婉提醒年轻君主警惕享乐诱惑;③段以“圣人之材”为激励,将个人修养与天下福祉相联系,既显忠忱又不失策略。文风古朴典雅,说理层层递进,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道事君的政治理想与委婉进谏的智慧。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此处是在解释原因,前文引用孔子和仲虺的话,指出为邦、称德都先强调远离声色等,后面是对于为何要远离声色玩好之物的解释,即不被这些所迷惑,才能精于用志、明于见理等,进而实现法度施行、风俗形成。“盖”是表示推原、解释原因的虚词,有“大概、原来是”的意思,填入此处使上下文逻辑连贯。
A.“而”主要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在此处无法体现这种推原解释的逻辑;
B.“则”多表示承接、假设、因果等关系,用在此处不如“盖”能准确表达出推测、阐释的意味;
C.“故”表示“所以”,是引出结果,而此处是在解释原因,并非单纯的因果关系,用“故”不如“盖”恰当。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A.“从未沉溺”错,文中说“陛下即位以来,未有声色玩好之过闻于外”,只是说没有听到过陛下有这方面的过失传出宫外,不代表陛下从未沉溺,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B.“可以大胆享乐”错,孔子是说自己七十岁后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说七十岁后可以大胆享乐。
C.“已被惑移耳目”错,文中只是说陛下正处盛年,有很多能惑移耳目之物,但不能就此得出陛下已被惑移耳目。
D.第②段中提到“今陛下以鼎盛之春秋,而享天下之大奉,所以惑移耳目者为不少矣,则臣之所豫虑,而陛下之所深戒,宜在于此”,意思是陛下正值盛年,享有天下丰厚的供奉,能迷惑陛下视听的事物很多,这是作者所忧虑、陛下应深深警戒的,表明作者很担心陛下被各种享乐所误,选项正确。
译文:
我私下认为陛下照察阴暗的角落,在经书中考证,是群臣进谏的时候了,我离陛下很近,根据职责应该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我听说孔子谈论治理国家,先排斥柔靡的音乐,然后说疏远奸人,仲虺称赞汤的品德,先说他不靠近声色,不谋求财利,然后说只按自己的意图选用人才。他们认为不使自己沉溺于声色玩耍的物品当中,然后才能励精图治;能够励精图治,才能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才能了解人才;能了解人才然后奸人才能远离自己,忠臣良士有道的君子才会在这个时代聚集,对朝廷竭尽自己的忠心,那么法度的施行、风俗的形成就很容易了。国君虽然有超过他人的才能,却不能早点断绝耳目的贪欲,甚至过于迷恋,就会扰乱心中的思路,运用思想不能专心致志,不能专心致志就不明白事理,不明白事理,那么邪说诡行就会乘你疏忽的时候侵入而兴风作浪,最后发展到危难的地步有什么困难呢。
陛下即位以来,没听说喜欢什么声色玩耍的东西,但孔子那样的圣人还以为要到七十岁以后才敢随心所欲,现在陛下正当盛年,享受天下的供奉,能迷惑你耳目的东西不在少数,我预先要考虑,陛下应该注意戒断这些东西。上天很吝惜出生一个圣人,而人遇到一个圣人的时代也很难。上天既然给了你圣人的资质,我们也盼望在这个时代享受圣人的恩泽。希望陛下自爱以成就自己的品德,自强以建立功业,使你在后代保有圣人的名声,天下人都会承受陛下的恩泽,这不是可以希望的事吗? [2]我很愚笨不胜惶恐,请陛下宽恕我的狂妄,多多考虑我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