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公孙述传》《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王莽天凤中,为导江卒正,复有能名。及更始立,南阳人宗成入略汉中,虏掠暴横,述意恶之,召县中豪桀谓曰:“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吾欲保郡自守。”豪桀皆叩头曰:“愿效死。”乃选精兵千余人,西击成等,大破之。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越巂任贵亦杀王莽而据郡降,述遂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扞关,于是尽有益州之地。光武方事山东,未遑西伐。关中豪桀吕鲔等往往拥众以万数莫知所属多往归述皆拜为将军。遂大作营垒,陈车骑,肄习战射,会聚兵甲数十万人,积粮汉中,筑宫南郑。又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述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好改易郡县官名。然少为郎,习汉家制度,出入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辇出房闼。又立其两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群臣多谏,以为成败未可知,戎士暴露,而遽王皇子,示无大志,伤战士心,述不听,唯公孙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隆、少皆劝降,述曰:“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十二年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述自将数万人攻汉,自旦及日中,军士不得食,并疲,汉因令壮士突之,述兵大乱,被刺洞胸,堕马。左右舆入城,述以兵属延岑,其夜死。
        (节选自《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材料二:
        述之初据蜀也,犹未称帝,威亦未淫也;察其割据之雄心,虑相污陷,夫岂无自全之术哉?乃因循于田里家室之中,事至而无余地,居危乱之邦,无道以远害,畏溺而先自投于渊,介于石而见几者若此乎?王莽之乱,法物凋丧,公孙述宾宾然亟修之,其平也,益州传送其瞽师、乐器、葆车、舆辇,汉廷始复西京之盛。于此言之,述未可尽贬也。述之起也非乱贼,其于汉也,抑非若隗嚣之已北面而又叛也。自述而言,无定天下之略,坐以待亡,则诚愚矣。自天下而言,群竞于智名勇功,几与负爪戴角者同其竞奰,则述存什一于千百,俾后王有所考而资以成一代之治理,不可谓无功焉。马援斥述为井蛙,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几令与孟知祥、王建齿,不亦诬乎?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注】①光武:刘秀,东汉开国皇帝。②奰(bì):强大,壮大。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关中豪桀吕鲔等A往往拥众B以万数C莫知D所属E多往归F述G皆拜为将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遑,闲暇,与《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遑”意思不同。
        B.法,效法,与《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的“法”意思不同。
        C.“而遽王皇子”与《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而”用法相同。
        D.淫,过度,与《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的“淫”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孙述在王莽执政期间任职导江卒正,富有能名,后来自立为天子,对此,王夫之认为他刚占据蜀中时并没有割据称帝的野心,威势也还没有扩张。
        B.宗成侵略汉中,虏掠烧杀,百姓受害,公孙述非常厌恶,就号召豪杰一起反抗,王夫之认为公孙述并非犯上作乱的贼寇,身处乱世,不得已才起兵自保。
        C.公孙述改益州为司隶校尉,又派遣侯丹北守南郑,任满东据扞关,占领了益州,王夫之认为他对益州的平定有利于恢复西京盛况,不能全盘否定他的功劳。
        D.公孙述积粮汉中,更改郡名,筑造宫殿,聚兵造船,学习汉朝礼仪制度,王夫之认为他的做法可以对后世君王的治理提供一些参考,并非毫无功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左右舆入城,述以兵属延岑,其夜死。
         
        (2)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几令与孟知祥、王建齿,不亦诬乎?
         
        14.王夫之认为公孙述“无定天下之略,坐以待亡”,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
        10.【答案】CEG 解析:“关中豪杰吕鲔等”是主语,“拥众”是谓语和宾语,“以万数”补充说明数量,与前文关系紧密,故在C处断开;“所属”是所字结构,作“莫知”的宾语,故在E处断开;“皆拜为将军”省略了主语“述”,意思完整,故在G处断开。
        11.【答案】B 解析:A项,正确,不同。闲暇/心神不定。B项,正确,不同。效法/法律。C项,错误,不同。表转折/表顺承。D项,正确,相同。过度。
        12.【答案】D 解析:D项,原文是说“好改易郡县官名”,更改的是郡县的官职名,不是郡名。给后世君王提供参考的是公孙述留存下来的成果,而非“积粮汉中,更改郡名,筑造宫殿,聚兵造船,学习汉朝礼仪制度”的做法。
        13.【答案】(1)身边的人用车把他抬进城中,公孙述把兵权交付给延岑,就在当天夜里去世了。(2)后世之人因为马援对公孙述的鄙视,以至于几乎把公孙述与孟知祥、王建同等看待,这不是很冤枉他吗?
        14.【答案】①喜欢苛求细枝末节,过于关注小事。②喜欢更改郡县官名,精力未放在国家发展上。③占据益州之地,聚甲兵数十万人,却只是筑垒积粮,效仿汉制,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④成败未定之际,过早封两子为王;任人唯亲,不听谏言,失去人心。⑤认为“废兴命也”,盲目坚持不肯投降。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上书谏猎》《后汉书·陈王列传》《后汉书·郑玄传》《太平广记》
        《后汉书·马援传》《吐谷浑寇边》《读史管见》《后汉书·羊续传》
        《后汉书·羊续传》《万章下·天子不召师》《后汉书·隗嚣传》《人物志》
        《后汉书·郭太传》(二)《后汉书·崔骃传》(二)
        《后汉书·韦彪传》《后汉书·严光传》《严先生祠堂记》《苍云轩铭》
        《后汉书·班勇传》《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后汉书·袁绍传》(二)
        《后汉书·岑彭传》(二)《后汉书·岑彭传》
        《后汉书·黄琬传》《后汉书·彭脩传》
        《后汉书·李邰传》《后汉书·仲长统传》
        《后汉书·荀彧传》(二)《后汉书·马严传》
        《后汉书·杨伦传》《后汉书·黄宪传》
        《后汉书·范升传》(二)《后汉书·范升传》
        《申屠蟠字子龙》《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后汉书·郭泰传》
        《郑玄对应劭》《蔡邕听琴》
        《后汉书·黄香传》(二)《后汉书·法雄传》
        《后汉书·范式传》(二)《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六》
        《四知》《后汉书·朱乐何传》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后汉书·李燮传》
        《后汉书·郑众传》《后汉书·蔡伦传》
        《后汉书·贾复传》(二)《后汉书·崔骃传》
        《后汉书·班固传》(二)《后汉书·第五访传》
        《后汉书·陈元传》《后汉书·赵憙传》(二)
        《后汉书·樊英传》(三)《后汉书·范滂传》(三)
        《承宫樵薪苦学》《后汉书·虞延传》(二)
        《卓茂让马》《后汉书·冯鲂传》(三)

        工具导航: 古诗词大全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