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
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
(明)王宠
①公姓祝氏,讳允明,苏之长洲人也。生有殊质绝伦,五岁能作径尺大字,读书过目不忘。九岁病疡,寝处有古诗一编,因和之,名已隐起。
②稍长,益闳肆博洽。其于书自六经子史外,玄诠释典、稗官小说之类,无所不通。弘治壬子,王文恪公典文南畿,公遂应荐。文恪以得公为华,累试南宫,辄不利,然声实益恢。典述崇积,万言腾涌。当道奇其才,选知广东兴宁县。县民尚哗讦,讼牒旁午。公至,惩其一二尤无良者,奸黠敛迹。故多盗,窜处山谷,时出焚劫,为民害。公设方略捕之,一旦获三十余辈,桴鼓不警。土俗婚姻、丧祭多违礼,疾不迎医而尚祈祷,公皆为条约禁止。暇则亲历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向风□。
③尝摄令南海,治之如兴宁。在岭南几五年,以当道剡荐,升应天府通判,专督财赋。公悉力经总,民不扰而事集。居无何,乞身归,筑室吴城日华里。或放浪山水间,翛然乐也。书法上轨钟繇、王羲之,下视近代。晚岁益出入变化,莫可端倪。
④公为人简易佚荡,或任性自便,目无旁人。然默而好深湛之思,濡毫展卷,游心玄间。母徐夫人殁,事继母陈,极尽诚孝。与人交,坦坦无他肠。延奖后进,不惮折行。尤不喜蓄藏,咄嗟挥霍,粪土金帛。
⑤宠不佞辱公知爱最深辄与其子宪副君参摭遗行一二以备采择辞不诠次莫可发扬功德。惟大君子赐之铭,以传世信后,幸甚!谨状。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文恪公典文南畿 (2)尝摄令南海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延奖后进,不惮折行( )
A.曲折流行 B.遇到挫折 C.改变志向 D.降低身份
(2) 课试讲解( )
A.上课 B.科目 C.考核 D.督促
1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 也 B. 焉 C.耳 D. 矣
17.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五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五处标识出来。(5分)
宠不佞辱公知爱最深辄与其子宪副君参摭遗行一二以备采择辞不诠次莫可发扬功德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故多盗,窜处山谷,时出焚劫,为民害。公设方略捕之,一旦获三十余辈,桴鼓不警。
19.祝允明在兴宁、南海、应天府为政,第三者和前两者有所不同。请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4分)
答案:
(四)19分
14.(1)主持,掌管 (2)代理
15. (1)D (2)C
16. D
17.宠不佞/辱公知爱最深/辄与其子宪副君参摭遗行一二/以备采择/辞不诠次/莫可发扬功德
(评分说明:标错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8. (兴宁)以前有很多盗贼,逃窜隐藏在山谷中,时常出来焚烧劫掠,成为百姓的祸患。祝公制定策略抓捕他们,一天就抓获了三十多人,不再需要击鼓报警(或报警的鼓槌声不再响起)。
(评分说明:补充主语,“时出”“设方略”“一旦”“桴鼓不警”共5点,1点1分。)
19.(4分)第④段画线句“简易佚荡”“默而好深湛之思”显示祝允明性格洒脱、好深思(1分)。这使他在应天府任通判时采取“悉力经总,民不扰而事集”的治理方式:简化流程,专注统筹,避免繁琐扰民(1分)。相较于兴宁、南海任上主动“设方略”“为条约”的积极干预(1分),他在应天府更顺应自身疏放性格,以举重若轻的方式处理财赋,体现其“游心玄间”的处世智慧(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