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瓶梅》《谭叟诗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谭元春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任务。
        【甲】
        瓶梅
        明·谭元春
        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
        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选自《明诗三百首详注》)
        【乙】
        谭叟诗引
        明·谭元春
        隔寒河四五村,有谭叟者,教童子村中。或邀其童子去,不得馆,即行吟沟坞间,称诗里中。里中人辄笑骂之曰:“牛亦自称作诗耶?”叟闻之大笑。
        尝袖其诗过余,余多外出,叟即袖其诗去。后数日复来,又不值,又去。如是者三年,无倦容怒色。园丁问翁何事,翁亦不告以袖中物。一日逢舍弟,搜袖中良久,出一帙投之曰:“尔兄归,为我示之。”舍弟手其本,荒荒然无全纸,笑而应之曰:“诺”。余客归,舍弟出其帙如叟旨。即屏人深读,其蛩蛙之音,唾败之句,已了半帙,余犹望其能佳。而最后乃得《老夫病起》三诗,如闻其呻呤,如见其枯槁,如扶筇待老友至,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已。人固贵自重。余虽年如叟病如叟不能为此奥语也。自是始与叟往来如三党。久之阅一诗,复佳;久之又阅一诗,复佳。积之,得二十三首,刻焉。谭居士曰:“知古工诗者,不尽如此叟?”
        (节选自《鹄湾文草》)
        【注释】①荒荒然:色泽黯淡的样子。②蛩蛙之音:喻诗文拙劣。③筇(qióng):竹杖。④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袖其诗过余              
        (2)后数日复来,又不         
        (3)余归,舍弟出其帙如叟旨              
        (4)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         
        15.下列A—E中需要断句的两处是(     )
        余A虽B年如叟C病如叟D不能E为此奥语也
        16.【甲】诗首联中“幸”可谓全诗诗眼,请用自己的话指出诗中梅之“幸”。(写出两点即可)
        17.联系上下文,从句式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作用。
        如闻其呻吟,如见其枯槁,如扶筇待老友至,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已。
        18.【乙】文结尾“知古工诗者,不尽如此叟”中的加点词意蕴丰富,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19.同学小文提出【乙】文中的谭叟就像是【甲】诗中的瓶梅。你赞同他的看法吗?并结合诗文内容阐述理由。
         
         
        答案:
        14. 尝:曾经     值:遇到     客:客居在外     已:停止    15.CD    16.梅之“幸”在于:入瓶后迟开而免遭凋落之愁;在瓶中绽放于清净寂寥之境;能为人所赏胜过山中默默无闻。    17.该句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四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老夫病起》三首诗给人的深刻感受,突出了谭叟诗歌的感人至深和艺术魅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18.“欤”为句末语气词,此处与“安”搭配,表反问,加强语气,使句子更有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可能像谭叟一样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的感慨和惋惜之情,引人深思。    19.示例:我赞同小文的看法。谭叟和瓶梅在精神品质上有着相似之处。谭叟身处逆境却不改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坚持不懈地创作,虽不被世人理解却从不放弃,这种精神与瓶梅在瓶中绽放、清幽美丽的品质相契合。二者都展现了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展现独特魅力的风范。
         
        参考译文
        【乙】
        隔着寒河有四五个村庄,有个姓谭的老头,在村子里教孩童念书。有时(因为)有人邀请他教的孩童去(别处读书),(他)失去了教书的馆舍,就在山沟之间漫步吟诗,在乡里朗诵自己的诗作。乡里的人就嘲笑辱骂他说:“你这老头也自认为能作诗吗?”谭老头听了后大笑。
        (谭老头)曾经把他的诗藏在袖子里来拜访我,我大多时候外出不在家,谭老头就又把诗藏在袖子里离开了。过了几天他又来,我又不在家,他又走了。像这样过了三年,(他)没有疲倦的神情和生气的脸色。我家的园丁问谭老头有什么事,谭老头也不把袖子里的东西告诉他。一天(谭老头)碰到了我的弟弟,在袖子里找了很久,拿出一卷诗交给我弟弟说:“等你哥哥回来,替我拿给他看。”我弟弟拿着那本诗卷,纸张色泽黯淡没有一张是完整的,笑着答应他说:“好的。”我从外地回来,弟弟按照谭老头的意思拿出那卷诗给我。我就屏退旁人深入研读,那些拙劣的语句,已经读了半卷,我仍然希望后面能有好的作品。而到最后读到了《老夫病起》三首诗,就好像听到他的呻吟声,好像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好像(看到他)拄着竹杖等待老友的到来,好像看到白发的妻子在房间里不停地小声念叨。人本来就贵在自我尊重。我虽然年龄和谭老头一样,身体的病状也和谭老头一样,却不能写出这样深奥精妙的语句啊。从这以后我才开始和谭老头像亲戚一样交往。时间久了,读到他的一首诗,又觉得很好;过了些时候又读到一首,又觉得很好。积攒起来,得到了二十三首诗,把它们刻印了出来。我(谭居士)说:“怎么知道古代擅长作诗的人,不都像这个老头一样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薛福成《书过善人事》童蒙吉《刘公平倭冢记》
        王安石《信州兴造记》《三游乌龙潭记》
        《晋书·褚翜传》张惠言《济南知府庄君传》
        《武王问太公曰》《明史·原杰传》
        《金史·刘筈传》《元史·归旸传》
        《新唐书·唐兴传》《元史·拜住传》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新唐书·刘文静传》
        《旧唐书·王义方传》曾巩《南轩记》
        《新唐书·元结传》《宋史·蒋堂传》
        《三国志·吴书·是仪传》《梁书·桥玄传》
        王夫之《桑维翰论》《汉书·赵广汉传》
        施闰章《游九华记》《荀子·修身》
        《宋史·蔡京传》

        工具导航: 古诗词大全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