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贯休,字德隐,婺州人,俗姓姜氏。风骚之外,尤精笔礼。荆州成中令问以书法,休勃然曰:“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中令衔之,乃递入黔中,因为《病鹤》诗以见志云:“见说气清邪不入,不知尔病自何来。”初,昭宗以武肃钱镠平董昌功,拜镇东军节度使,自称吴越王。休时居灵隐,往投诗贺,中联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武肃大喜,然僭侈之心始张,遣谕令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休答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即日裹衣钵,拂袖而去。至蜀,以诗投孟知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特特来。”知祥久慕,至是非常尊礼之。及王建僭位,一日游龙华寺,召休坐,令口诵近诗,时诸王贵戚皆侍,休意在箴戒,因读《公子行》曰:“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陵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建小忉,然敬事不少怠也。赐号“禅月大师”。后顺寂,敕塔葬丈人山青城峰下。有集三十卷。休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后少其比者。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十》)
材料二
夫诗之作,善善则颂美之,恶恶则风刺之。苟不能本此二道,虽甚美,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自风雅之道息,为五七字诗者,皆率拘以句度属对焉。既有所拘,则演情叙事不尽矣。取非常语非常意,又尽则为善矣。国朝能为歌为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美风刺之道焉。厥后,白乐天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沙门贯休,雅善歌诗。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
(节选自吴融《禅月集序》[注])
【注】《禅月集》是唐末五代时期前蜀著名画僧、诗僧贯休的诗集。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海内无双A意度高B疏C天赋D敏速E之才F笔G吐H猛锐之气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以书法”的“以”与《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中的“以”用法不同。
B. 相,动作偏指一方,与《孔雀东南飞》中“好自相扶将”中的“相”意思不同。
C. 行,文中指歌行体,多保留有古乐府诗歌的特点,比如《琵琶行》《燕歌行》。
D. 善,认为好,与《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贯休不仅有诗才,也有精深的书法造诣,引起荆州成中令的关注,但他性格刚直耿介,拒绝随意传授书法,因此得罪了成中令,被遣送往黔中。
B.吴越王钱镠要求贯休不顾事实将其诗句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才肯接见,贯休不愿屈从,毅然离开,后来投奔蜀地孟知祥,受到礼遇。
C.在蜀地生活时,贯休曾在龙华寺诵读《公子行》来规劝诸王贵戚,因此受到王建的赏识,赐号为“禅月大师”,但亦未接受他的劝诫。
D.贯休的诗既能“颂美”又能“风刺”,其语言常常能在混沌朦胧的自然中捕捉意象,他的乐府古律被当时的人推崇,吴融也对他的诗歌作出高度评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不能本此二道,虽甚美,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
(2)太白、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
14.在吴融看来优秀的诗歌应符合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 . (3分) ACF (海内无双, 意度高疏,天赋敏速之才, 笔吐猛锐之气)
11 . (3分) B (两处“相”意思相同)
12 . (3分) C (“因为创作《公子行》受到王建的赏识,赐号为‘禅月大师’”错误)
13 . (8分) (1) 如果不能以这两种方式为根本, 诗歌即使很美, 也如同不是从气血中生出的土像木偶(没有生命的土像木偶), 有什么可推崇的呢 (“本”“尚”各1分,大意 2分)
(2) 李白、白居易去世后, 能够继承他们诗歌之美的, 除了贯休还有谁呢 (“殁”“嗣 ” 各1分,大意2分)
14 . (3 分) ①咏颂美好, 讽刺邪恶; ②不受形式束缚, 充分表达思想情感; ③要有独特的诗歌语言, 有新意。(答对一点得1分, 意思相近即可)
|